伍爾夫說:“不必匆忙,不必火花四濺。不必成為別人,只需做自己。”女性在這個世界上,總是頂著無數(shù)的標簽生活著。她們被要求做父母的乖女兒、丈夫的賢妻子、孩子的好媽媽……
這些標簽已經(jīng)嵌入她們的血肉,與她們融為一體?!八腥硕荚诟嬖V我要做自己,可是當面具被撕下時,我只剩下模糊的血肉。我不知道我還能是誰,也不知道該如何做自己。”
近五年來我們出版過的女性主題書單,包含自我追尋、事業(yè)發(fā)展、親密關系、家庭生活等多項議題,獻給同樣迷茫的你。愿你在閱讀中看見“最偉大的女作家”伍爾夫面向世界的吶喊,看見“時尚帝國創(chuàng)始人"香奈兒引領的獨特品位和潮流,看見“東亞女性主義的開山人”上野千鶴子解決人生煩惱的睿智,看見女藝術家們創(chuàng)造時的巧思和才華,看見三十歲的女人們對生活的追尋……在不同女性的創(chuàng)造力中,看見她們的力量與可能性。
PART.1 女性傳記
1
#除了馬克思的女兒,她還是誰?
《她這樣的一生:愛琳娜·馬克思傳》
著者:[英]瑞秋·霍姆斯
譯者:陳慧平等
作為馬克思的女兒,愛琳娜的身份往往會讓人忽略她為社會進步所作出的貢獻。她是首位領導英國碼頭工人及煤氣工人工會的女性、八小時工作制國際運動的重要領導者之一,同時也是社會主義—女性主義政治哲學的開創(chuàng)者、女性主義先驅。作為父親的秘書和助手,她不知疲倦地為父親馬克思工作了許多年,編輯了不少馬克思的重要作品,為馬克思理論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其父卡爾·馬克思、其母燕妮·馬克思、兩個姐姐珍妮和勞拉以及她父親的好友恩格斯都對她的人生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書中大篇幅描寫了愛琳娜的家庭及其成長經(jīng)歷,刻畫出愛琳娜·馬克思不平凡的一生。
2
#一名才華橫溢的女性作家
《弗吉尼亞·伍爾夫傳》
著者:[英]昆汀·貝爾
譯者:蕭易
弗吉尼亞這個“浪漫的勢利鬼”,既光鮮又可畏,她活在自己內心的叢叢沖突之中,活在調情與被調情中,靠著才華橫溢的玩笑減自己的壓,活躍別人的氣氛,而她那副一碰就碎的身體,又不會付出稍微多一點的親密。
“未出嫁之前,弗吉尼亞·伍爾夫原本是斯蒂芬家的小姐。”從斯蒂芬到伍爾夫,傳記自然分為兩卷,它是第一部探討這位作家生平的真正完整作品。通過弗吉尼亞·伍爾夫外甥的視角,呈現(xiàn)出了有別于她那種莫測的藝術世界的真實形象。
3
#墨西哥先鋒藝術及現(xiàn)代女性藝術家代表
《弗里達·卡羅:用苦難澆灌的墨西哥玫瑰》
著者:[加]蘇珊娜·巴貝扎特
譯者:朱一凡 阮靜雯 李夢幻
弗里達被公認為20世紀墨西哥先鋒藝術及現(xiàn)代女性藝術家的代表。她勇于打破禁忌,以創(chuàng)作自畫像著稱,著名歌星麥當娜和藝術家畢加索、馬蒂斯等都是她的忠實擁躉。弗里達畫筆下特立獨行的自畫像表達了她肉體上的痛苦、煎熬,墨西哥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影響以及不向悲劇命運低頭的倔強性格。
本書講述了弗里達貼著先鋒藝術家、女權主義者等標簽的不循傳統(tǒng)的傳奇一生,與丈夫、知音、弗里達藝術最忠實的推崇者——迭戈·里維拉牽纏激蕩的羅曼史,以及與著名藝術家馬蒂斯、穆雷、布勒東、杜尚、米羅、康定斯基等不為常人所知的交游往事。此外,書中除收錄大量弗里達畫作外,還收錄了她個人收藏的檔案、家庭照片、物品和文物,以及弗里達居住環(huán)境的照片,所有這些都讓我們得以深入了解弗里達獨特藝術風格的源頭,其中閃耀著的非凡創(chuàng)造力和獨特個性,令人心馳神往。
4
#美國現(xiàn)代主義之母的一生
《喬治亞·歐姬芙:流浪的花朵》
著者:[美]艾莉西亞·伊內茲·古茲曼
譯者:夏瑩
喬治亞·歐姬芙是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藝術家之一,被公認為美國現(xiàn)代主義之母,是美國偶像級藝術家。她是一個矛盾體,她不施粉黛、不愛華衣,卻留下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照片;她嫁給了20世紀著名的美國攝影師,每年卻有一半的時間離開丈夫及其成名的城市;她不與人來往,卻通信廣泛;她一生顛沛流離,卻努力想要安頓下來,直到53歲才擁有了自己的房子;她愛新墨西哥州的家園,卻也愛旅行,享受發(fā)現(xiàn)新風景的樂趣,足跡遍布全球。
本書將另辟蹊徑地從變化的角度去詮釋歐姬芙的創(chuàng)作,呈現(xiàn)一個被贊譽、被誤讀、被追尋卻永遠觸之不及的藝術人生,使讀者在了解藝術家生平經(jīng)歷的同時,感受20世紀乃至當今女性精神與個體獨立的風貌。
5
#“香奈兒”風靡全球的背后
《可可·香奈兒:幸運的5號》
著者:[英] 卡羅琳·楊
譯者:校逸
在香奈兒之前,女裝設計師往往躲在自己的店鋪里,不參與社交。香奈兒則游走在巴黎的上流社會,喜歡和人們分享自己穿衣打扮的習慣、品位和需求。她從豐富的人脈里獲取信息,進而把握潮流趨勢。香奈兒設計的服裝,順應了當時歐洲社會掀起的女性獨立浪潮,將女性從繁復的服飾中解放出來,賦予她們身體的自由,幫助她們行動靈活地參與體育項目、使用交通工具,以及外出工作。
從寄居修道院的貧困少女,到掌領時尚王國的服裝設計師,香奈兒始終為自己所向往的自由和成功而充滿激情地工作。她以獨立的人格、堅定的自我追求,邁向廣闊的世界,收獲了愛情、名利和自由,成為時代獨立女性的代表。這本圖文并茂的傳記以獨特的方式講述了她非凡的故事,側重于向讀者展示她生活的家園、環(huán)境和周遭風景,以獨特的視角凝望香奈兒的一生。
6
#女性主義藝術領域的開山之作
《為什么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
著者:[美]琳達·諾克林
譯者:李建群
為什么當我們聊起藝術的時候,脫口而出的總是凡·高、畢加索、莫奈?為何在普羅大眾的視界中,少有提及偉大的女藝術家?在歷史上,女性真的更難以成為“藝術家”嗎?為什么女藝術家難以被定義“偉大”?女性的力量,在漫長的藝術史上從來都不是邊緣。
這是一部流傳了半個世紀的女性主義藝術領域的開山之作,預示了女性主義藝術史的開端。為什么諾克林在50年前的發(fā)問,在今天依然極具現(xiàn)實意義?過去的半個世紀,我們取得了哪些成就,仍面臨著哪些困難?本書直面半個世紀以來的女性處境變化,圍繞著性別、藝術與權力的思考,正式吹響了藝術領域女性主義的號角。
7
#探索張愛玲的內心世界
《張愛玲傳》(修訂版)
著者:張均
張愛玲,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獨具魅力的女作家,關于她的傳記已經(jīng)頗不少見。可是,“關于張愛玲,我們不是說得太多,而是太少。我們太多渲染、重復她作為一個天才女子的“傳奇”,而太少將心比心地探尋她在現(xiàn)實中,作為生活著的、感受著的女性所經(jīng)歷過的內心的光芒與黑暗。”
本書以其個人經(jīng)歷為經(jīng)線,以其文學生涯為緯線,以大量的有關張愛玲的文本資料為基礎,談及了其成長環(huán)境、情感生活、文學生涯等多個方面,為讀者描繪出一個冷觀人世浮華、深諳生命感傷、追求完美主義的張愛玲。
8
#舞蹈是她的生命
《皮娜·鮑什:舞蹈劇場的創(chuàng)造者》
著者:[英]羅伊德· 克萊門卡
譯者:王虹
皮娜·鮑什,德國有名舞蹈家、現(xiàn)代舞編導家,“舞蹈劇場”的創(chuàng)立者,對20—21世紀的舞蹈、舞臺藝術乃至當代藝術都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她的舞蹈將人物與場所深度結合,從中締造出全新的傳達藝術理念的方式,晦暗與光明、絕望與希望交織出現(xiàn),可謂在舞蹈劇場中重置了人的存在本身。從不自我重復,永遠在挑戰(zhàn)習慣。每一部作品誕生,她都帶給世界新的東西、新的沖擊;而即便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時間也在自我裂變。她讓我們看到女性在追逐所愛時閃爍的無限光芒。她的舞蹈是哲學,是思想,只有書本可以抵達舞蹈靜止之處的思想。
9
#知識女性旅行小史
《壯游中的女性旅行者》
著者:[意]阿蒂利奧·布里利 [意]西莫內塔·內里
譯者:董能
18—19世紀,在渴望新知識、認識新世界之路上大膽奔波的,除了那些雅好藝術、酷愛古跡的老少紳士,還有一批敢作敢為的女性。對于那個時代的女性來說,壯游不止是文化養(yǎng)成的機會,更是代表自身存在的關鍵時刻,并常常象征著戲劇性的解放之舉。
本書以壯游中的女性旅行者為主角,講述了1757—1854年間16位杰出女性的旅行故事。這些女性旅行者中有走在時代思想前列的女權覺醒者,如海絲特?皮奧奇、瑪麗?雪萊,更有才華過人的女作家、女畫家,如德?斯塔爾夫人、伊麗莎白?勒布倫。她們在旅行中表現(xiàn)出不同于男性旅行者的敏感和堅韌,在壯游中掙脫枷鎖,在歷史、愛情和冒險中開創(chuàng)女性獨立的先河。她們創(chuàng)作了豐富細膩的旅行日志和文學藝術作品,在文化史上留下屬于女性的別樣精彩。
PART.2 女性社科
1
#單身女性的故事
《單身女性的時代:我的孤單,我的自我》
著者:[美]麗貝卡·特雷斯特
譯者:管燕紅 賀夢菲 薛軻
本書聚焦美國單身女性,選取了約三十位女性的故事。盡管她們的膚色、族裔多樣,生活環(huán)境與教育背景不盡相同,但這些單身女性積極爭取自身權益(選舉權、墮胎權益),影響了經(jīng)濟、文化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單身女性正在這個本不是為她們設計的世界里,逐漸占據(jù)一席之地。
不是“獨身宣言”,也不為向傳統(tǒng)婚姻“抖機靈”——特雷斯特提醒我們:女性命運不再是簡單的“二選一”(不結婚就養(yǎng)貓),在她們面前會有更多的選項、更出彩的人生。結不結婚,女性都需要一種保持單身的能力,在思想上自主、經(jīng)濟上獨立。由此我們將無可避免地迎來一個單身時代。
2
#女戰(zhàn)士的行軍紀實
《天路行軍1950:千名女兵徒步進藏紀實》(修訂版)
著者:紀曉松
千名女兵徒步進藏,挑戰(zhàn)人類極限的高原行軍,人類史上驚世駭俗的行軍奇跡,也是中華民族史上一座難得的精神寶藏。本書是一部描寫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人民解放軍的千余名女戰(zhàn)士隨同進藏部隊進軍西藏,克服了重重困難,為和平解放西藏做出巨大貢獻經(jīng)歷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根據(jù)真人真事創(chuàng)作,揭秘新中國首批進藏女兵的傳奇經(jīng)歷,主人公故事曾被改編成紀錄片《我的格桑梅朵》在央視播出。
3
#五代時期女性群像
《世變下的五代女性》
著者:山口智哉 李宗翰 劉祥光 柳立言 編著
五代時期的女性,有著怎樣的家庭地位?是否真的像后世定義的“男尊女卑”?五代女性,面對社會動蕩,是否無所作為?她們對家族的地位升降,有怎樣的影響?家庭內部妻與妾的較量,又怎樣體現(xiàn)在子女的身上?通過女性墓志我們能挖掘出哪些真相?又是通過怎樣的科學梳理、對比整理各種碑志史料,來得出接近于真實的結論?
從文人武人的妻妾、官宦女子、英雄子女、寡婦到后宮嬪妃,本書立足32幀女性墓志碑文,結合史書等百種以上的史料,探討的五代時期身份多元的女性,呈現(xiàn)了一幅五代女性圖像,借此我們得以窺探當時五代女性周圍的世界。
4
#職場與家庭的兩難抉擇
《回歸家庭?:家庭、事業(yè)與難以實現(xiàn)的平等》
著者:[英]沙尼·奧加德
譯者:劉昱
性別歧視與職場天花板阻斷了女性的上升空間,高強度和高要求的職場文化吞噬了個人生活。她們是高學歷、高收入的職業(yè)女性,本該在職場上大展身手,但是卻有了一個共同的歸宿:全職家庭主婦。她們回歸家庭,看似出于自愿,實則沒有選擇。她們犧牲了事業(yè),結果發(fā)現(xiàn)家庭也不是真正的避風港。她們努力展現(xiàn)自信與平衡,但壓抑和憤怒從未消失。自主選擇的背后是結構性的不平等,幸福的表象之下則是深深的憤怒和失望。本書直面婦女在家庭、職場的不平等處境和真實心聲,希望能以此為起點,幫助她們在家庭生活和工作中獲得遲來的、真正的平等。
5
#不同時代下的女性法律地位
《婦女、家庭與法律實踐:清代以來的法律社會史》
著者:趙劉洋
清代“離異”婦女的生存境遇如何?民國時期婦女權利在法律實踐中面臨怎樣的困境?改革開放前法官如何確定離婚判決依據(jù)?當代中國法律實踐中的房產(chǎn)分割有著怎樣的特點?雖然作者關注的是清代以來婦女在家庭生活中的法律地位,但“離婚”“離異婦女”“離婚訴訟”“房產(chǎn)分割”這些日常生活中頻頻接觸的詞語,卻能夠讓人在閱讀過程中引發(fā)時代共鳴。
書中以清代以來婦女在家庭生活中的法律地位為視角,對與婦女權利直接相關的法律實踐做了細致梳理。通過深挖訴訟檔案,作者對清代、民國、1949年至當代中國不同歷史時期離婚案件進行了細致而深刻的剖析,還原了大量關于婦女離異、典妻、審判訴訟等歷史細節(jié),揭示了近世以來相關法律制度與訴訟實踐在婦女權利的保護或損害等方面遠為復雜的非線性悖論關系。
6
#從人類起源追溯女性身體權力丟失的歷史
《樂園之丘:權力誕生與被剝奪的歷史》
著者:[荷]米尼克?希珀
譯者:王晚名
性別偏見、身體暴力、母職懲罰、生育困境……即便到了21世紀,女性仍然不得不背負著這些“原罪”,艱難前行。而這一切,都源于女性獨特的身體部位,以及試圖以此控制女性的古老社會機制——父權制。
本書博引大量案例,從人類的起源追溯父權制的形成歷史,講述女性獨特的身體部位如何使其擁有權力,終又因此被無情剝奪。失去權力的女性被污名、被降級,不平等成為社會常態(tài)和難以跨越的障礙,女性也因此常常遭遇不公。在新的時代,意識覺醒的女性又將如何突破性別困境,一一拆解屢屢反撲的性別歧視力量?本書給出了有力的回答。
7
#20世紀的中國女性藝術
《何香凝與中國女子書畫會:20世紀前半期中國女性藝術運動圖景》
著者:蔡顯良主編 房樺編
12位女藝術家,何香凝、馮文鳳、顧飛、李秋君、陳小翠、周鍊霞、吳青霞、陸小曼、方君璧、楊蔭芳、關紫蘭、郁風,皆活躍于20世紀的中國藝壇。就藝術思想劃分,她們分別是投身社會的革命者、繼承傳統(tǒng)的新閨秀、致力西畫運動的新女性。從藝術取向上看,她們無不受時代思潮及社會變革的影響,或繼承傳統(tǒng),或研習西畫,或融匯中西。在繼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的同時,她們的藝術實踐也體現(xiàn)了民國女性自立求存、以書畫立足于社會的魄力與拓展。
本書以何香凝作為20世紀女性藝術研究的學術起點,圍繞何香凝、中國女子書畫會的女畫家代表,以及同時期致力于探索中西藝術融合的現(xiàn)代女畫家代表,呈現(xiàn)20世紀前半期中國女性藝術運動的圖景。
8
#全年齡的藝術史科普
《藝術史的另一半:為什么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
著者:李君棠
繪者:垂垂
這本書嘗試回答藝術史上一個著名的蠢問題:“為什么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如果沒有,原因是什么?如果有,是什么樣的社會與個人生活的限制,使得她們在藝術史敘事中被遮蔽?
從女藝術家的視角出發(fā)進行藝術史科普,不僅介紹藝術史上的重要事件與流派,還通過23位女藝術家的故事,帶你一覽從洞穴繪畫到現(xiàn)代主義雕塑的藝術史。同時,講述被歷史遮蔽的藝術史的另一半,在歷史文化語境中勾勒女性藝術創(chuàng)作一步步展現(xiàn)自我和突破桎梏的過程。
9
#美國傳奇女詩人、現(xiàn)代主義詩歌先驅
《狄金森的花園》
著者:[美]朱迪絲·法爾 [美]路易絲·卡特
譯者:盧文婷
艾米莉·狄金森,現(xiàn)代主義詩歌先驅之一、美國傳奇女詩人。她生前長時間隱居避世,詩歌也大都只是私下“發(fā)表”。這位以隱居避世著稱的詩人,交往僅限于“友人和花”,她手植的花園繁花不斷,花之魂魄也融入了她的詩歌之中。這些詩歌或附在簪有花朵的信箋中,或藏在花束中央,花活在她的詩與信中,其中藏著怎樣的“花語”?她是如何將花編織成詩,使之凝為恒久的精神意象?
本書以花朵、園藝為切入點,對狄金森的氣質、審美,以及她看待藝術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方式提出了新的看法。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細膩浪漫的行文風格,帶你緩步于花與詩交織的芬芳之境。
10
#女性主義者如何解決生活難題
《上野千鶴子的私房談話——像女性主義者那樣解決問題》
著者:[日]上野千鶴子
譯者:安素
討厭的老公,討厭的職場/可以討厭自己的母親嗎?/上司這樣算性騷擾嗎?/很愛妻子,卻與已婚女性發(fā)展出了危險關系/無性婚姻讓我枯萎/快50了,想和年輕男孩約會/和異性交往真麻煩/妻子說,老了最好適當禁欲/生活貧窮,沒有朋友/25歲了,沒有人愛/你要解決的是性欲還是性交欲?……
大眾人生中迫切的50個煩惱,戀愛難題、夫妻愛欲、親子教育、職場糾紛等,上野千鶴子從女性主義者的角度給出各種切身的建議,讓男女兩性都可以更好地應對工作和生活。
PART.3 女性寫作
1
#三位傳奇女作家的另一面
《三種愛:勃朗寧夫人、狄金森與喬治·桑》
著者:張翎
“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激情?!比齻€在陰影中寫作的女人,三段因愛而勇敢、因愛而孤獨、因愛而自由的命途。
勃朗寧夫人、狄金森、喬治·桑是十九世紀三位傳奇女作家。她們以絕世天賦與曠世激情沖破世俗枷鎖,勇敢地愛,獨立地寫作,自由地生活,不僅攪動了當時文壇,至今也仍是對抗偏見與平庸的最強音。作者以小說家的筆力與步履,通過對三位女作家身世與故居的探幽尋溯,融合自身的文學體驗及成長,揭開了她們跌宕命途鮮為人知的一面。
2
#女性視角書寫的鄉(xiāng)愁
《向北方:張翎小說自選集》
著者:張翎
沉默如同一座冰山,封鎖了塵世的秘密。關于愛情,關于婚姻,關于難以窮盡的人生。《向北方》收錄了張翎《雁過藻溪》(加長版)、《向北方》和《塵世》等代表作。張翎擅長以獨特的女性視角書寫跨界故事, 表現(xiàn)歷史記憶和人文情懷。在冷峻蒼涼的筆調中,她對于自己筆下的人物,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寬容和關愛,用她的鄉(xiāng)愁為讀者構建了她視野中的世界。她的文字深情而雋永,她的想象豐富而綺麗。我們通過她的富有才情的描述,看到了另一種人以及另一種生活。
3
#搖滾女聲的成長之路
《星空與隨想》
著者:張淺潛
本書是中國搖滾女聲張淺潛的一本隨筆集,她從自身經(jīng)歷出發(fā),記敘了自己對音樂、對生命的感悟。這些年來,張淺潛以文字、圖畫,以及和她有關的攝影作品記錄著自己的生活,她觸覺豐富地感知著周遭的一切。透過張淺潛的文字,我們能看到一個思想歌者的成長之路,也能看到她所經(jīng)歷的中國搖滾樂和獨立音樂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透過她的圖畫,我們能感受到一個女性對內外世界的描繪,綺麗而多彩,飽滿又敏銳。這十多年的游吟與記錄,是張淺潛獨一無二的精神世界的展現(xiàn),跟隨她的筆調,我們將看到她那執(zhí)著的人文思索和藝術追尋。
4
#衰老不可怕
《閉經(jīng)記》
著者:[日]伊藤比呂美
譯者:蕾克
閉經(jīng)=必經(jīng),但年齡≠羞恥。衰老,閉經(jīng),照護喪親,喪失性魅力,再也減不掉的贅肉與失控的更年期……伊藤敞亮又美麗地直面生而為女的難堪與難言之隱,百無禁忌、淚中帶笑地書寫所有女性必將經(jīng)歷的私密:“所有人,所有人,都會變老??!”
挑戰(zhàn)衰老污名,撕破肉身禁忌,直面人生后半場的痛與樂。伊藤在這本書里寫的并不只有閉經(jīng)的事,她以女詩人特有的細膩和詼諧生動的筆觸枝蔓到生活的角角落落,其根本還是進入更年前后女人的身體和生活,是正在或未來將要老去的我們所有人與各種人和事之間的關系。這本書或許會幫助我們更理解母親的人生、苦難、病痛,或許可以讓我們提前照見未來的生命之路,因同樣的身體經(jīng)驗,而不再害怕、不感到多余的羞恥。
5
#波蘭傳奇女詩人中譯詩集國內首次出版
《溫柔的確定性》
著者:[波蘭]哈麗娜·波希維亞托夫斯卡
譯者:李以亮
波希維亞托夫斯卡的詩歌熱情與思考并存。她以抒情詩著稱,詩歌常探討死亡、愛情、存在,以及反思歷史和神話人物,尤其是女性。對于生活波希維亞托夫斯卡有著尖銳的觀察,同時清新的意象中顯現(xiàn)深刻的感官。雖因疾病英年早逝,波希維亞托夫斯卡的詩歌從不透露悲觀,與其,她的詩行間有著穿透死亡陰影的頑強生命力,是一位真正向死而生的詩人。在她的詩中,愛與死亡如根莖糾纏交錯,密不可分。她的骨子里有兇狠的自我,又借由自我探索存在的本質。因而,個體與人類共同的命運,通過她的詩句得以緊緊相連。
6
#直搗母女關系的永恒困境
《關于女兒》
著者:[韓]金惠珍
譯者:簡郁璇
普通母親的獨白,喚起身為女兒的我們所經(jīng)歷過的共同恐懼,和仍在等待的理解;叛逆女兒的反問,質疑著所有標簽與偏見,也反問著整個社會的“厭女”敘事。關于女兒,亦是關于母親的一切,關于母女之間、人與人之間沒有輸贏的理解之戰(zhàn),也關于“各式各樣”的我們。母親的期待關乎“正?!?,而女兒的期待關乎“自由”;母親往往把女兒當成自己人生的延伸,女兒卻再也不想像媽媽那樣活著……書寫母女之間充滿挫敗又不愿彼此放棄的相互抵達,直搗東亞母女關系的永恒困境——獻給所有的“壞女兒”,和掙扎著想理解的好母親。
7
#“母性”與“自我”的猛烈沖突
《情愛畫廊》
著者:張抗抗
本書講述了女主人公秦水虹,為了追求真正的愛情,舍棄優(yōu)裕的家庭和女兒,在兩個城市、兩個家庭之間苦苦掙扎的故事。在她身上,傳統(tǒng)的“母性”和女性的“自我”發(fā)生了猛烈的沖突,親密無間的母女關系不再構成文化意義上的承繼關系,而成為背離、中斷、還原成生命獨立的個體。女主人公具有現(xiàn)代精神的“女性美”,不再是被男性本位文化所掌控的女性形象,而是開放的社會背景與生活形態(tài)中,重新蘇醒的女性的代表。以畫為形,以情為魂,用神奇宏闊細膩唯美的“文字畫面”,表達審美意義上的情愛理想主義,勾勒出具有現(xiàn)代精神的“女性美”。
PART.3 女性文學
1
#少女的青春迷惘
《五月女王》
著者:顏歌
“在內心深處,我始終有一種笨拙的,無法恰當?shù)厝谌脒@個世界的尷尬?!弊髡咭砸粋€身體控制不住總在長高的女孩袁青山的視角,重構了一代人的青春的迷惘。
小說包含著正反兩面的故事。在正面,我們看到的是那些用方言大聲罵街、漸漸長大的孩子們,在塵土飛揚的平原小鎮(zhèn)平樂,他們拉幫結派,小偷小摸,斗毆,戀愛,想要離開卻最終無法離開,訴說東西南北四條街上蕓蕓眾生的悲劇的同時,描摹了只有女性才能體察到的人心靈底層的痛苦迷城。而在小說背面,有另一個不易被察覺的故事,關于古代的神靈,神靈的遺物,突變的身體,變成杜鵑鳥的姑娘和成為鲇魚的垂釣者,為作品平添了雜沓落寞的氤氳氣氛。
2
#治愈自己的女性們
《哈蜜的廢墟》
著者:[美]陳謙
“固然她書寫了女性從異性處感受到的嚴重傷害,但她更著力于反思女性內在生命中創(chuàng)傷修復的能力,因為如果女性無法做出創(chuàng)傷修復的選擇,那些坦露的傷口最終會吞噬她們的生命,吞噬她們生命中的光明與美善。”
書中塑造的“哈蜜”“蓮露”“戴安”等女性形象,都是因為童年創(chuàng)傷而一生在尋求治愈自己的女性,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揭示了她們的隱秘心理,用文學筆法向讀者展示了各種心理隱疾被抽絲剝繭、被剖白、被治愈的過程,對現(xiàn)實生活富有被照見、被關切的意義,是一部深切關注女性心理、剖析女性精神成長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集。
3
#反社會型人格下的女性情誼
《我的妹妹是連環(huán)殺手》
著者:[尼日利亞]歐因坎·布雷思韋特
譯者:黃瀟瀟
姐妹間的嫉妒與扶持,父權下的掙扎與反抗,愛人間的渴慕與猶疑,反社會型人格下的女性情誼。
這是一本無法無天的書,一個充滿殺戮但讓人發(fā)笑的故事,故事內核與互聯(lián)網(wǎng)上著名女性主義運動“姐姐來了”有著相似之處——只不過是暗黑版的。作者挖出了家庭生活的黑暗核心,一團暴力與性別問題的混合物,女性活在暗影之下與創(chuàng)傷共生,進而衍生出復雜的姐妹情誼與道德關系,聯(lián)手對男性進行反抗與復仇,是當下非常應景的一本書。
4
#你會怎么去照顧她?
《給媽媽當媽媽》
著者:陸曉婭
母女角色互換,一面是洶涌而去的記憶,另一面是溫情的反哺。兩段逆行人生逐漸并軌,二人牽手完成這場漫長的告別。
這本隨筆中,作者陸曉婭通過35篇陪伴手記,記錄了母親從初現(xiàn)認知癥端倪到離世的這段生命歷程中,她身為至親的整個陪伴過程。在這條用溫情守護的時間線上,面對罹患認知癥、逐漸失去感知力的母親,作者憑借自身專業(yè)的心理學理論與技術,并更多通過理解、接納、親近、呵護與愛,去延緩病魔對母親的傷害,重建母女間身與心的溝通,修復母女間曾存在的隔閡,撫平母親童年的創(chuàng)傷。這是一部在女兒與母親的角色呼喚中,重新詮釋“愛”的生命紀實。
5
#女性的身體主權
《我身體里的人造星星》
著者:[愛爾蘭]希內德·格利森
譯者:盧一欣
頭發(fā)、血液、子宮、臉龐,愛與病痛構筑的女性生命星空;母職、藝術、創(chuàng)造、死亡,以書寫逃離監(jiān)禁的一次身體越獄。從身體病痛到戀愛結婚,從親友離世到生命誕生,從社會變遷到文藝新潮,從回望歷史到展望未來。格利森以自己從小患病的經(jīng)歷出發(fā),結合文學、藝術、歷史、社會發(fā)展中的女性身體呈現(xiàn),以手術刀般的筆觸書寫身體在女性生命經(jīng)驗中的意義,展示出性別與病痛對女性身體主權的定義、侵入和相互搶奪。通過這些文章,我們既可觀望到一位女性充滿苦難與幸福的豐富人生,也可透過社會觀察家的智慧之眼,剖析女性身體在文化與社會中遭受的誤解與傷害。
6
#文學巨匠筆下三十歲女人的心聲
《三十歲的女人》
著者:[法]巴爾扎克
譯者:沈志明
《三十歲的女人》是巴爾扎克的早期作品,由六個短篇小說組成。一百八十年前,這一系列短篇小說單獨發(fā)表時,尤其受到女性讀者的喜愛和高度評價。這部小說經(jīng)久不衰的原因之一是,每一代三十歲的女人都遇到了與前輩相同的問題:知道反抗,善于反抗;既不甘心過去的失敗,又戰(zhàn)戰(zhàn)兢兢擔心未來。巴爾扎克為三十歲女人塑造的形象深入人心,以至于這一年齡段的女性曾被稱為“巴爾扎克式的女人”。在書中,感受三十歲女性的迷思與追尋。
7
#八十歲女性的自我覺醒
《激情耗盡》
著者:[英]薇塔·薩克維爾-韋斯特
譯者:沈矗 孫蕓玨
女性的自我覺醒、自我解放和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永遠都不會太晚。
小說講述了一位女性在人生暮年自我覺醒的故事:過去的七十年里,這個女人對丈夫言聽計從,而現(xiàn)在,她決定按照自己的喜好度過余生;這不是一個乏味的老婦人的故事,而是一個不老的女人的故事。事實證明,地位、財富和家庭都不應成為人們追尋自我價值時的束縛,對于女性來說尤其如此。即便到了八十歲,女性依舊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想要享受的人生。
PART.4 女性繪本
#致敬孩子身邊所有的送書人
《馬背上的女圖書館員》
著者:[美]希瑟·亨森
繪者:[美]戴維·斯莫爾
譯者:王志庚
這是一本根據(jù)美國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圖畫書。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經(jīng)濟大蕭條時期,羅斯福政府為了推廣閱讀,曾經(jīng)采用騎馬送書的方式解決對偏遠地區(qū)的閱讀支持問題。女圖書館員堅持送書,每兩周一次,不取分文。哪怕山路崎嶇,哪怕寒風暴雪,她依舊如期而至,步履不停。住在高山上的小男孩卡爾原本對書不感興趣,卻被女圖書館員的堅忍意志所打動,在她的影響下開始閱讀,愛上讀書,看到了大山外面的廣闊世界。她們送的不僅僅是一本書,而是一束光。在孩子們人生出發(fā)的地方,點亮一盞燈。以此致敬孩子身邊所有的送書人。每個生命都因閱讀而擁有無限的可能。因為有了書,才有了幸福的種子,也才有了照亮未來的光。
我社近五年的女性主題圖書還有這些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