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和1930年,作者兩次考察西北,在吐魯番地區(qū)地行考古發(fā)掘,此書為其考察報告。全書分三部分:一是記述吐魯番考察經(jīng)過,其中對吐魯番地區(qū)的古城址、舊寺廟、墓葬群等都有詳細說明,并附有路線圖和古城圖,可供了解此地古代文化遺存的概貌;二是遺物說明,即對考察所得的古文書、繪畫等文物進行詮釋和考訂;三是遺物圖版,可與遺物說明相對照。其中古文書有30余件,多為公元7世紀后半期及8世紀唐朝統(tǒng)治西州時期的遺物,如繳納地租、戶籍、軍屯、訴訟牒狀等,對研究西州的社會經(jīng)濟很有價值。
黃文弼(1893—1966),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考古學家、西北歷史地理學家。先后四次到新疆進行科研考察。著有《高昌陶集》《高昌磚集》《羅布淖爾考古記》《塔里木盆地考古記》《新疆考古發(fā)掘報告》《西北史地論叢》等。
一、吐魯番考察經(jīng)過
第一次工作經(jīng)過 2
(一)高昌城之沿革 4
(二)高昌古城之現(xiàn)狀 5
(三)高昌古城附近之情形 6
第二次工作經(jīng)過
二、遺物說明一:古籍寫本及題記
(一)《毛詩?簡兮》校記 24
(二)《尚書?大禹謨》校記 27
(三)《孝經(jīng)?三才章》校記 27
(四)《孝經(jīng)?□宗明義章》 校記 29
(五)佛書《善見律》音義校記 30
(六)佛書音義校記 30
(七)《文選序》校記 32
(八)陰陽雜書校記 32
(九)《佛說首楞嚴三昧經(jīng)》及題記 34
(一〇)《維摩詰所說經(jīng)注?方便品第二》 35
(一一)比丘尼僧寫《涅槃經(jīng)》題記 36
(一二)為開元皇帝祈福文殘片 37
(一三)觀音奴別譯文題識 37
(一四)漢文佛經(jīng)印本 38
(一五)《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拓本 39
三、遺物說明二:古文書寫本(附錢幣及碑志拓本)
(一)白雀元年物品清單 40
(二)□露二年殘牒 41
(三)安末奴等納駝狀 43
(四)西州征物殘牒 44
(五)開元十三年征物殘牒 44
(六)張元璋殘牒 45
(七)府司阿梁狀詞并批 45
(八)高昌縣征夫殘狀 46
(九)虞候司及法曹司請料紙牒 47
…………
序言
我在一九五二年夏《高昌磚集》增訂本出版后,即開始編寫《吐魯番盆地考古報告》。我在吐魯番考察,前后凡二次。第一次,在一九二八年春天,因赴庫車考察,路經(jīng)吐魯番,逗留二十余日,僅勘查周圍遺址,搜集若干資料,未作發(fā)掘工作。第二次,于一九三。年赴羅布淖爾考察前,在此地雅爾湖工作月余,系以墓葬為重點,同時亦采集若干遺物。在雅爾湖墓葬中所掘獲之墓志同陶器,已出版為《高昌陶集》及《高昌磚集》增訂本,所余第一、二次所搜集之資料,如唐人寫本殘紙、壁畫及零星什物等等,約百余件,均未整理出版。解放后,在科學院考古所領(lǐng)導之下,開始作有關(guān)的整理研究工作,但系以全部考察路線作重心,為編寫報告準備條件。至于有計劃研究編寫《吐魯番考古記》,實自今年二月起至今年七月底止,共計六個月。編寫體例,是將全書分二部分:一、為文字,二、為圖版。關(guān)于文字方面又分二小部分:一、吐魯番考察經(jīng)過;二、遺物說明。關(guān)于圖版方面,除已作有遺物說明者外,并附錄古維吾爾文寫本、印本、拓本于后。先就遺物之說明著手,分有文字與無文字兩類,逐件加以校釋與說明,目的在闡明其內(nèi)容,及其與歷史之關(guān)系,于六月底即已大部完成。考察經(jīng)過,是就舊稿加以修改,亦于七月上旬改完。古維吾爾文稿件,尚待翻譯研究,茲先將此史料編號印出,以供專家之研究。此項工作,至七月底止,大致按計劃完成。在編寫過程中,亦遭遇若干困難。一、此次在吐魯番工作,除雅爾湖墓葬曾作發(fā)掘外,其他各地遺址,僅屬調(diào)查性質(zhì),均未作大規(guī)模發(fā)掘。所搜集之殘紙,或購自本地農(nóng)民,或由友人贈送,均系本地農(nóng)民犁地偶然發(fā)現(xiàn),并無科學記錄及真確地層坑位等記載。故欲研究遺物之并存關(guān)系及地下狀況,頗感困難。二、所搜集之殘紙,多半破碎不全,其原因有二:(1)在回鶻人入新后,因本地乏紙,唐人寫經(jīng)及古文書殘紙,常被裁截寫回鶻文書,或作別用。(2)古物出土后,本地農(nóng)民不知其價值,遂遭割裂粘補,致失原形。因此,對于研究遺物之內(nèi)容與性質(zhì),增加若干困難。三、此殘紙大多為六朝或唐代寫本,別體字甚多,間有草書,加以殘缺,欲認識其內(nèi)容頗為艱苦。以上三者,屬于文字方面。其次繪畫方面,除伏羲女蝸神像圖,稍完具外,其他如壁畫,因外人之盜劫,缺頭去尾,破碎不全,欲據(jù)此以推求其內(nèi)容,亦屬不易。但此項資料,均出于新疆吐魯番,為研究西域史確實可據(jù)之直接史料,故亦盡吾等能力之所及,略加整理與詮釋,以介紹于讀者,俾作參考。第一,典籍方面,所有漢文經(jīng)籍殘片,取以與現(xiàn)行刻本對校異同,知現(xiàn)行刻本頗有錯誤脫落,因而知流傳西域之寫本如《毛詩》《孝經(jīng)》等,雖屬斷殘,但多為唐人手跡,彌可珍貴。若六朝及唐佛經(jīng)寫本,如《維摩詰經(jīng)注》以?,F(xiàn)行刻本知所刪削者甚多。其次文書方面,雖屬殘片,要皆為唐朝統(tǒng)治西州時期之史料,亦就其可知者,略加詮釋和考訂。尤其是石刻拓片,如《麹斌造寺碑》,為研究高昌國歷史極有價值之參考資料。西域石刻,最為難得,流傳于內(nèi)地者更少,因此細加讎校,影寫付印。其次無文字部分,皆屬于藝術(shù)品之類,除絹畫外,大部分皆殘缺不全之壁畫,但由此亦可窺見當時佛教藝術(shù)之遺跡。其次本書所附之古維吾爾文,大部分系我在吐魯番所搜集,或拓自石刻,一部分為袁復(fù)禮先生在迪化搜購,要多為宗教典籍或古代文書,為研究回鶻歷史文化之重要資料。亦原樣影印附錄于后,以供專家參考。本編以短時間編寫付印,可能記錄、說明仍有錯誤。尚希讀者賜教,以便修正。
又本工作之進行,均在院方、所方領(lǐng)導之下,多方督促指導。編寫完后,又經(jīng)本所編輯委員會諸先生,特別是徐炳昶先生、向達先生、范文瀾先生、陳夢家先生、蘇秉琦先生,予以指正錯誤,特此敬致謝忱。又本工作除編寫方面由文弼執(zhí)筆外,凡器物整理照相及錄寫,由張寅先生擔任,繪圖工作由郭義孚先生擔任,并此致謝。
黃文弼
一九五三年八月
黃文弼吐魯番盆地的考古與研究,特別是對該地區(qū)早期文化的探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考古學標尺的作用,受到國內(nèi)外學術(shù)界的廣泛重視。
一、吐魯番考察經(jīng)過
吐魯番盆地,在天山區(qū)東部,周圍有高山環(huán)繞。北為博格達山,主峰高達五四○○米。南為庫魯克山,平均高度亦達一二○○米左右。中間形成東西斜長之低地,亦稱為盆地。沿庫魯克山北麓,出現(xiàn)一斷槽,即艾丁湖及其周圍之鹽殼區(qū)域,最低處海拔為負二八三米。在天山南麓又隆起一低脊丘陵,東起連木沁,西至雅爾湖,延袤三百余里,屏峙于吐魯番東北兩面。山石由沙礫巖所組成,形成紅色,故本地居民稱為“克子爾塔格”,義即“紅山”也。在紅山各斷層中,泉水涌出,積流成溪,下流灌地。但因盆地北對高山,南面斷槽,高低懸殊,因此氣候干燥、夏季溫度極高,蒸發(fā)強烈,雨滴不及下降即消失。又因盆地處于內(nèi)陸中心,距海岸線過遠,周圍又有高山阻隔,從海洋吹來飽含水分之空氣已漸微弱,不易侵入,故形成雨水稀薄現(xiàn)象。農(nóng)民鑿井穿渠,以資灌溉。正因有泉水及井渠水之供給,土地變?yōu)榉饰郑荒暝偈?,出產(chǎn)甚豐。沿盆地周圍,如魯克沁、辟展、吐魯番、托克遜,均為居民聚住之區(qū)。樹木蔭翳,禾稼茂盛,為新疆南八城中富庶區(qū)域之一。歷來各民族,均視此地為天賦之樂土,建國稱王于此者,不知凡幾。
其次論及其位置。吐魯番在新疆東部,南與羅布淖爾洼地對直,東接河西走廊,為自古以來,東西交通線上之南北兩據(jù)點。自漢武首開西域道,東西人士之移徙,商賈之往來,必經(jīng)吐魯番,或羅布淖爾,通過塔里木盆地,而至西域各國。當時來往率由二道:一曰南道,經(jīng)樓蘭,即由羅布淖爾,沿昆侖山北麓往西,過蔥嶺,而至印度、大月氏。二曰北道,則經(jīng)吐魯番,即由車師、沿天山南麓往西過蔥嶺而至大宛、康居、安息。歷漢至唐,其情不殊。自宋以后,南道閉塞,而北道仍不失為中西交通樞紐,吐魯番為交通線上活動之中心,至于今不變。由于吐魯番位置之特殊,反映其政治和文化之多方面的發(fā)展。在歷史上無論漢人、匈奴人、突厥人、西藏人、回鶻人、蒙古人,挾其政治或軍事力量西進,而印度人、大月氏人、康居人、安息人、羅馬人或土耳其人,擁其宗教或宗教藝術(shù)東來,莫不以吐魯番為焦點,而留其殘跡。加以吐魯番氣候干燥,腐蝕不易,最適宜于保存地下文物。又因其地理環(huán)境之特殊,境內(nèi)重要地點如魯克沁、哈拉和卓、雅爾湖等地區(qū),自古以來即為吐魯番人民活動中心區(qū),其遺址至今巋然猶存,未嘗受風沙之摧毀與淹埋,如樓蘭、尼雅之變易其形勢也。因此吐魯番不特為研究我民族歷史之重要地點,亦且為研究亞洲歷史可珍貴之寶庫矣。吾等此次到新疆考察,以南疆為目的地,而以吐魯番為考察重點之一者,其故在此。但滿清以至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帝國主義者常派遣其文化特務(wù),藉游歷為名,公開盜走中國大批文物,吐魯番正是受害最巨之一地。吾人來此已晚,僅能捃拾其剩余之一部分而已。茲將考察經(jīng)過簡述如下:
第一次工作經(jīng)過
一九二八年我等行抵新疆最東之一城市哈密時,值舊歷春節(jié),遂在此度歲。徐炳昶、丁道衡諸先生等一行已先赴迪化,我與袁復(fù)禮、劉衍淮諸先生等,為最后赴迪化者。二月十二日首途北上,經(jīng)頭堡、三堡,至吐魯番。由哈密至吐魯番原有兩路:一由哈密西南行,經(jīng)四堡、五堡、十三間房沿沙漠邊沿,西至吐魯番,為南路。唐時玄奘由伊吾涉南磧至高昌,即由此道。一由哈密往西北,過七角井,如北逾天山,即可達到天山北路之古城子。由七角井折西南行,經(jīng)東、西鹽池,至吐魯番為小南路。南路沙磧多風,春夏旅行不宜。我等乃取小南路西北行,經(jīng)柳樹泉、三道嶺、瞭墩、一碗泉入山,經(jīng)車轂轤泉至七角井,轉(zhuǎn)西南行,過東、西鹽池,至土墩子,車行二百七十里之石磧,甚為艱苦。又三十余里至七克騰木。又一站至鄯善縣,亦名辟展。住一日。城中七圣廟內(nèi)懸有一木匾,浮雕“神靈感應(yīng)”四字,傳出自哈拉和卓舊城,本地人送縣懸之。次日至連木沁。行旅大車由大路行,我與袁、劉二先生騎行,穿連木沁溝,傍紅山南麓,至吐峪溝,一覽晉唐佛教遺址。復(fù)穿吐峪溝,依紅山 北麓,至勝金口。次日至吐魯番。在此一帶,東起連木沁,西至桃兒溝,有一座低脊山脈,居民稱為“克子爾塔格”,計長三百六十余里。山谷間泉水涌出成溪,下流灌地。如連木沁之水下流灌魯克沁,吐峪溝之水下流灌洋赫,木頭溝、勝金口之水下流灌二堡、三堡,葡萄溝之水下流灌吐魯番、洋沙、沙河子,桃兒溝之水下流灌玉林宮,雅爾湖之水下流灌野木什及讓布工商。因此,自連木沁至野木什,凡有水之地,居民稠密,自成聚落。在此一帶山脈中,每一溪澗均有佛教遺址,依巖鑿洞,金碧輝煌,為古時居民禮拜之所,尤以吐峪溝、勝金口為最著。外國文化特務(wù)聞風而來,大量盜掘,出現(xiàn)古物如經(jīng)卷、木牘、塑像之類,捆載而去,不可勝數(shù)。我等來此已晚,且急需赴省城,未及詳細勘察。
我等在吐魯番休息兩日后,即赴迪化,時三月八日也。在迪化停留四十余日,籌商分途考察事。我任新疆南路考古工作,籌備一切。四月十九日,同龔元忠、亞生、藍福狗等一行共四人,出發(fā)南行。經(jīng)柴俄堡、達坂城、白楊河、根特克,五日而至吐魯番。在柴俄堡海子邊,有土墩及古墳遺址。曾在古墳中掘出陶器數(shù)件(見《高昌陶集》六一頁,插圖二九),但因急赴吐魯番,未及詳細工作。
吐魯番有兩大古城:一為在現(xiàn)吐魯番城西二十里之雅爾湖舊城,一為在吐魯番城東南五十里之哈拉和卓舊城。我等抵此后,一方面籌備赴庫車途中之所需,一方面訪探古跡。四月二十六日清晨,我同亞生游覽雅爾湖舊城。城在兩河之中洲,形同扁葉,有二甚深之河床繞城而過,古稱為交河,故此城古亦以交河為名,現(xiàn)稱為雅爾和圖。河中已干涸,唯泉水尚旺,下流灌野木什地。居民亦多。城中頹垣敗壁,滿布平野,洵為可工作之地。但因時間關(guān)系,擬留待下次來工作。在吐魯番稍休息后,于五月三日復(fù)同龔元忠、亞生等向哈拉和卓出發(fā),作高昌城之探查。(參考附圖一,《吐魯番考察路線圖》)
(一)高昌城之沿革
在哈拉和卓之古城遺址,本地居民往往有不同的名稱,或稱為伊底庫特賽里,或稱為達克阿奴斯城。后者出于吐峪溝中麻扎之傳說。據(jù)云:“在回教來新前,有羅馬國六人來此訪道,其中一人為達克阿奴斯初建此城,死即葬于吐峪溝中,立為麻扎,連同一狗,稱為七位眠者?!爆F(xiàn)在仍為本地人朝拜之所。但達克阿奴斯來此建城之真確年代,尚無史料可征。我國古代記載,則稱為高昌。高昌之名始見于前、后《漢書?西域傳》。《前漢書》稱車師后王姑句“即馳突出高昌壁”。《后漢書》云:“自伊吾北通車師前部高昌壁千二百里,自高昌壁北通后部金滿城五百里?!保ā读袀鳌菲呤耍侗笔?西域傳》云:“高昌者,車師前王庭之故地。……或云昔漢武帝遣兵西討,師旅頓弊,其中尤困者因住焉。地勢高敞,人庶昌盛,因名高昌。亦云其地有漢時高昌壘,故以為國號?!笔谴顺欠Q高昌遠在二千年前,由晉至魏常設(shè)太守以統(tǒng)之,雖累經(jīng)變革,其名未改。至麹氏王高昌時,且以為國號,傳世百四十年(公元五○○—六四○年)。唐滅高昌,以其地為西州,仍置高昌縣;唐貞元中,始沒入吐番。內(nèi)屬者百五十余年(公元六四○—七九一年)。唐懿宗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北庭回鶻,進取西州,而西州遂屬于回鶻。但此地仍稱為高昌。據(jù)吐峪溝所發(fā)現(xiàn)之古維吾爾文石刻稱:“其國王布哈里葛亦都克,在高昌之克子爾重修廟宇?!保ㄒ姳緯戒洝豆啪S吾爾文石刻拓本》)是高昌自漢至元均未廢棄。明初并入吐魯番,城遂荒廢矣。
(二)高昌古城之現(xiàn)狀
高昌舊城在吐魯番東南約六十里,鄰近阿斯他拉(亦名二堡)及哈拉和卓(亦名三堡)兩村落。兩村落南部,有一片頹敗城墻及土堆,乃古之高昌城舊址。周圍約十里,大部尚完整。居民依城鑿室而居,多在北城,因此北墻有若干裂口,為居民出入城內(nèi)之徑路。城墻周圍甚不整齊,以東墻為甚。城墻建筑,有用土筑者,有用土坯堆砌者,又有用黑沙泥筑者。高昌自漢至元,歷經(jīng)一千五百余年,政權(quán)之更替,民族之變遷,于城墻之建筑術(shù)及其形式,均有影響。城墻之不規(guī)則或突出,或洼入,其原因亦由于此。大城之內(nèi),另有一子城,西、南兩面,尚可見城墻遺跡;北面亦可見一段;東面全缺。居民云“大城中有九個子城”,現(xiàn)可見者僅此,或歷代添筑修補,致現(xiàn)出多種形式,并非真有九個子城也。城中多半已開墾為耕地。城中古建筑,由于農(nóng)人挖取墻土作肥料,亦大半逐漸消失?,F(xiàn)在保存之大宗建筑物,多在子城內(nèi)西北區(qū),居民稱為學堂,多為古代廟宇建筑,作穹隆形,用土坯砌成,再加涂泥粉及彩畫。在此東南接近中心處另有一較古老建筑,頗宏偉,墻壁皆用紅泥土筑,每版約二尺見方,居民稱為“汗土拉”,或稱為“可汗堡”(插圖2)。據(jù)云:“曾在此處發(fā)現(xiàn)有五銖錢及燒磚?!蔽业仍诖颂幧宰靼l(fā)掘,但未有所獲。德國考察隊在可汗堡東南(格圖 M,見同上)角,掘取紅沙石石刻一方,即北涼《沮渠安周造寺功德碑》。王樹枏《新疆訪古錄》考訂為沮渠氏承平三年,即宋元嘉二十二年(公元四四五年),時沮渠安周稱王高昌,建筑寺宇,則此一帶或即沮渠氏時代之遺址。在可汗堡之南,勒柯克曾發(fā)現(xiàn)摩尼教壁畫,及古維吾爾文經(jīng)典。居民亦稱在此處發(fā)現(xiàn)古維吾爾文字甚多,是子城之南部,或為回鶻人入新后之政治中心區(qū)。城之東南部均為低地,現(xiàn)已辟為田園,或為當時子城之城隍。故疑自漢迄唐之政治中心,可能均在子城之中心偏西北地區(qū)也。
(三)高昌古城附近之情形
我等于五日在城中考察完畢,次日復(fù)游覽城之周圍。東城有河流繞于旁,此水即由勝金口水南流,以灌二堡、三堡之地者。河之東岸為一大平原,有路東至吐峪溝,東南至魯克沁。在路南城之附郭處,有寺廟遺址數(shù)處,并有穹隆式大墳,由北而南駢列成行,本地人稱為共巴子。再東則為柏什柯布克,俟下節(jié)述之。東北西北均為戈壁,直至勝金口。在此戈壁灘上,古墳甚多,皆撮土為墳,外圍土垣,與雅爾湖略同。唯西北區(qū)墳后均起建筑,現(xiàn)雖傾圮,然尚存其遺跡。張懷寂墓亦在西北區(qū),墓中曾發(fā)現(xiàn)一石碑,為《張懷寂墓志銘》,泥塑及殘余經(jīng)紙亦多。石碑現(xiàn)藏烏魯木齊博物館(詳見《遺物說明》二圖版五八,圖60)。東及東南皆為田園。在城西里許,有一廢廟遺址頗高大,墻壁間尚可見壁畫殘跡。北為居民聚集之所,駢列為市,間有維族墳?zāi)辜岸Y拜堂。舊時遺址已多不可見矣。
我等游覽既畢,乃開始考察高昌周圍之佛教遺址。首勝金口。五月六日下午全隊沿勝金口水溯流而上。沿途樹木密茂,泉水淙淙,居民絡(luò)繹不絕。隨河流之曲折,蜿蜒于三堡與勝金口間之大戈壁灘上,古墳棋布,直抵勝金口。墳后塔廟已半傾圮。約行十五里至勝金口,居一店中。
1.勝金口
此為突厥語與漢語合名。突厥語“口”為“額格子”,勝金額格子,即勝金口之義也,為克子爾塔格各山口之一。有勝金水流于其間,下流灌二堡、三堡之田。山前為勝金口,山北為勝金堡。大道由連木沁至吐魯番,沿克子爾塔格之背,由勝金堡南行而至勝金口,再轉(zhuǎn)西行至吐魯番。我等初來時,行李車即取道于此。我與袁復(fù)禮、劉衍淮初沿山南麓至吐峪溝,復(fù)轉(zhuǎn)行山背大道,此次則由三堡北來也。在勝金水之東岸,山腰有廟基一,墻壁遺址尚存。轉(zhuǎn)北山腰有佛洞二,山麓又有廢廟一,佛洞一,洞中壁畫間有存者。復(fù)沿溪行,在溝東岸,山上山下,廢廟及洞室絡(luò)繹不絕。我在東北山腰洞中檢拾殘壁畫二塊:一方墨繪菊花瓣,一方墨繪梅花。又在溝東南廢廟內(nèi),拾婆羅謎文字數(shù)塊。又購得寫古維吾爾文字壁畫數(shù)方(圖版附錄112—117)。皆本地人由廢廟中拾取者,文字頗明晰,但不識其意耳。
2.柏則克里克
在勝金口游覽畢后,即向柏則克里克出發(fā)。勝金水,由山中南流至口時,木頭溝水自西來會。故吾人欲至木頭溝,亦須沿溝水涉澗曲行,依傍巖壁,至勝金水入口處。再攀登右岸之山腰,繞行于絕壁中之羊腸小道,轉(zhuǎn)至山后,豁然開朗,展布一寬闊平原。木頭溝水經(jīng)流于沙原之下,岸高十余米,隨水流為曲折,成馬蹄狀之灣岸。柏則克里克之優(yōu)勝佛洞,皆位于灣岸之中層。故不到河岸不知此間有美麗如畫之建筑也?!鞍貏t克里克”為突厥語,有裝飾繪畫之義。蓋選擇此地為可隔絕塵寰,獨身修煉之地。我等住于洞北五里木頭溝村莊一阿訇家中。柏則克里克之佛洞皆在溝西半壁間,依巖鑿洞,鱗次櫛比。由北而南,計洞十八。第一、二、三、四、五洞皆已傾圮,壁畫無存。第六洞,為一穹隆式之廟宇建筑,頂繪菩提像,旁題漢字,為“菩薩摩訶薩”;下為方形,繪畫已殘毀,皆難辨識,唯面貌似為黑色耳。第七洞,前為廳堂,堂后墻兩旁開二小門弄,直入后室。后室為桶狀式,長九○○厘米。兩旁門弄,北弄長六五○厘米,寬一一○厘米,南弄長七三○厘米,寬一二○厘米,高約一五○厘米。前面廳堂作四方形,寬長均為七四○厘米,藻井繪花朵狀之圖案,類寶相花開放之形。(參考圖版七○,圖73) 兩壁繪佛像及樓閣,均已殘缺。第八洞寬四三○厘米,深九八○厘米,高四一○厘米,四壁亦繪有佛像,多已殘毀。本書中所載殘壁畫數(shù)件,即出此洞中(圖69—71、73)。第九洞,寬三八○厘米,深七三○厘米,高約四○○厘米,頂繪佛坐像四,兩壁繪佛立像六尊,后壁一尊,均已殘毀。第十洞有廳堂,方形,后壁兩旁為弄門,直通后室。后室作桶狀式,與第七洞形式相同。南弄門深八一○厘米,北弄門深八二〇厘米,寬各一三○厘米,均繪千佛坐像,但繪畫不精。第十一洞,深七七○厘米,寬三一○厘米,高約五○○厘米,頂繪千佛坐像,兩壁繪佛立像七尊,均已殘毀。第十二洞無畫。第十三洞,深九八○厘米,寬二二○厘米,高約三○○厘米,頂繪千佛坐像,兩壁繪佛立像七尊。第十四洞,深一四一○厘米,寬三七○厘米,高約四○○厘米,頂繪千佛坐像,兩壁繪佛立像十六尊,現(xiàn)均涂泥。第十五洞,深一二一○厘米,寬四一○厘米,高約三○○厘米,頂繪千佛坐像,兩壁繪佛立像十二尊,殘,涂泥。第十六洞,深一八四○厘米,寬四二○厘米,高約四○○厘米,后層為套房,無畫,南壁書古維吾爾文字,旁有一套房,門墻破裂,墻壁里有一復(fù)墻,書有古維吾爾文字。是外墻為后人所重建,藉以保護里墻也。外墻上之古維吾爾文字為墨書,紅綠雙鉤,頗為美觀。一為紅線雙鉤輪廓,而以綠色填之。第十七洞,寬一八○厘米,高二二○厘米,深二五○厘米,后層為套房,無畫,中儲黃米渣甚多,疑為舊時之倉庫。以上各洞皆東向。第十八洞,寬三五五厘米,深六一五厘米,高約四○○厘米,頂繪千佛像,已涂泥。兩壁繪佛像六尊,均已殘缺,東北向。上述第七、九、十一、十八各洞,皆有殘毀痕跡,顯系被人有意鏟除者。后查德人勒柯克所刊布之《高昌》稱:“在第四、第九兩洞壁畫鏟取甚多,而第九洞幾全部鏟取?!碑敃r未攜帶勒柯克原書對勘,不知彼所盜取者屬于我所記何洞。但此被毀之洞中,必有為勒柯克所盜取者也。一幅完整之壁畫,既經(jīng)破壞,則他人若欲研究壁畫在洞中之整個情形,及洞中各部分之關(guān)系,已不可能。又彼用暴力鏟取,殘存部分,因之遭受損傷者亦多。因此知帝國主義者對中國文化之破壞活動,無所不至也。
3.葡萄溝及以西古跡
五月九日清晨,龔元忠因病先歸。我同哈得爾帶隊沿紅山之背,經(jīng)行戈壁往西。時當春季,氣候早暖,吾人揮汗如雨,而天山高峰,白雪皚皚,聳立云霄,反映出分外美麗。四十里至葡萄溝,水流頗大,來源自雪山,下流灌沙河子、雅爾巴什等地。居民千余戶,沿溝邊而居,樹木茂密,涼爽宜人。每至夏天四方之人來此游憩者甚眾。地產(chǎn)葡萄,甘甜味美,甲于他地,故地以葡萄為名。下午游覽葡萄溝之佛洞,復(fù)返店中。次日復(fù)西行,越過岡巒戈壁,約五里許,至西傍,有傾圮古廟遺址二、三,據(jù)引導者云:“日本人曾在此掘出許多寫經(jīng)殘紙?!庇诌^二沙梁,有一干溝,西岸有佛洞二所,壁畫已毀。山上有古廟基一所,溝東有古址二所,均無可取。復(fù)西行,越二山梁,約三里許,至塔提剌布拉克,有寺廟遺址十余所,或依巖鑿洞,或建立山腰,洞中壁畫多已毀敗,而壁畫旁之古維吾爾文題詞,尚隱約可見。復(fù)西行,至桃兒溝,憩息一回民家中,復(fù)循大道返吐魯番,時為五月十日也。自五月三日出發(fā),至此已八日矣。雖未作大規(guī)模之發(fā)掘,然零星搜集,已滿陳四大木箱。此第一次在吐魯番考察之經(jīng)過也。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quán)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luò)出版服務(wù)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guān)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