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板塊圖書分類品牌系列獲獎圖書圖書專題新書上架編輯推薦作者團隊
好老師學《論語》——走向生命覺醒
老师与孩子都应该读的《论语》!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案例成果,美学大家辛意云原声讲解,内含诵读音频
ISBN: 9787559856494

出版時間:2022-12-01

定  價:58.00

作  者:辛意云 王文静 主编

責  編:张洁 倪小捷
所屬板塊: 社科学术出版

圖書分類: 文化事业

讀者對象: 大众

上架建議: 文化/文化事业
裝幀: 平装

開本: 32

字數(shù): 210 (千字)

頁數(shù): 304
紙質(zhì)書購買: 天貓 有贊
圖書簡介

本書是北京師范大學中華文化教育研究院和教育部師德師風建設(shè)基地實踐案例的系列成果之一,上篇“《論語》72章導讀”,是根據(jù)辛意云先生的講解所整理的講稿(含誦讀音頻和講解音頻);下篇精選來自全國的學員老師們在學習《論語》過程中撰寫的36篇優(yōu)秀家書(已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刊播,含高質(zhì)量音頻),是來自全國各地中小學幼兒園的學員老師們一起用心聆聽《論語》、撰寫《論語》家書的自我修養(yǎng)記錄。本書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優(yōu)秀教師們在《論語》的智慧滋養(yǎng)下,在辛意云先生的生命覺醒呼喚中不斷自我修養(yǎng)的生命成長見證和智慧展現(xiàn)。

作者簡介

辛意云,當代傳統(tǒng)文化學者,臺北藝術(shù)大學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客座教授。

王文靜,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中華文化教育研究院院長,教育部師德師風建設(shè)基地(北京師范大學)負責人。

圖書目錄

上篇 《論語》72章導讀

006 《學而篇第一》1.1

010 《學而篇第一》1.2

013 《學而篇第一》1.3

015 《學而篇第一》1.4

018 《學而篇第一》1.14

020 《學而篇第一》1.15

023 《為政篇第二》2.3

025 《為政篇第二》2.4

028 《為政篇第二》2.7

032 《為政篇第二》2.8

034 《為政篇第二》2.12

036 《為政篇第二》2.17

038 《為政篇第二》2.21

040 《為政篇第二》2.22

042 《八佾篇第三》3.7

044 《八佾篇第三》3.20

046 《里仁篇第四》4.2

049 《里仁篇第四》4.5

053 《里仁篇第四》4.8

057 《里仁篇第四》4.17

059 《里仁篇第四》4.24

061 《公冶長篇第五》5.15

063 《公冶長篇第五》5.16

065 《公冶長篇第五》5.26

068 《雍也篇第六》6.2

071 《雍也篇第六》6.5

073 《雍也篇第六》6.9

075 《雍也篇第六》6.16

077 《雍也篇第六》6.21

079 《雍也篇第六》6.25

081 《雍也篇第六》6.28

084 《述而篇第七》7.2

085 《述而篇第七》7.3

087 《述而篇第七》7.6

089 《述而篇第七》7.15

091 《述而篇第七》7.18

093 《述而篇第七》7.35

094 《述而篇第七》7.36

096 《泰伯篇第八》8.5

098 《泰伯篇第八》8.6

100 《泰伯篇第八》8.7

102 《子罕篇第九》9.4

104 《子罕篇第九》9.18

105 《子罕篇第九》9.25

107 《子罕篇第九》9.28

108 《先進篇第十一》11.15

111 《先進篇第十一》11.21

114 《顏淵篇第十二》12.1

119 《顏淵篇第十二》12.5

123 《顏淵篇第十二》12.7

125 《顏淵篇第十二》12.11

128 《顏淵篇第十二》12.16

130 《顏淵篇第十二》12.17

131 《顏淵篇第十二》12.20

135 《子路篇第十三》13.15

138 《子路篇第十三》13.23

141 《子路篇第十三》13.26

143 《憲問篇第十四》14.5

145 《憲問篇第十四》14.8

147 《憲問篇第十四》14.18

153 《憲問篇第十四》14.25

155 《憲問篇第十四》14.35

156 《憲問篇第十四》14.36

158 《憲問篇第十四》14.45

162 《衛(wèi)靈公篇第十五》15.7

164 《衛(wèi)靈公篇第十五》15.22

165 《衛(wèi)靈公篇第十五》15.23

169 《衛(wèi)靈公篇第十五》15.26

171 《衛(wèi)靈公篇第十五》15.35

173 《季氏篇第十六》16.7

177 《陽貨篇第十七》17.3

179 《子張篇第十九》19.21

下篇 好老師在成長

愛崗敬業(yè)盡責

184 教育強國,你我同行

187 以灼灼年華,續(xù)寫紅色青春

190 你的年輪里,留下我奮斗過的痕跡

193 老師們,讓我們做追趕太陽的人

195 做幸福的二一九人

198 親愛的年輕同事們,我們說說心里話

201 親愛的同事,請原諒我評課時犀利的言辭

203 我的師父,我一生的榜樣

206 寫給自己:愛不僅僅是一個響亮的口號

關(guān)愛學生成長

210 我們的歲月,我們的歌

213 你們是我的驕傲

215 漏掉的喝彩

217 謝謝你,讓我學會堅強

220 親愛的孩子們,當你們的老師真幸福

223 孩子們,愿你們邁向更廣闊的未來

226 我愿一直守護你

229 生命中的溫暖烙印

232 心中有善,所見皆善

和諧家人關(guān)系

236 讀懂經(jīng)典,讀懂您

238 思念綿長,愛若星河

241 娘,來生我們還做母子

244 長兄如父

247 孔懷兄弟,同氣連枝

249 讓我好好看看你

252 遇見你真好

254 橡樹對木棉的告白

257 兒子,因為你,我看到了“仁”的閃耀

傾聽內(nèi)心聲音

260 小草的歡歌

263 范老師,請牢牢記住學生的那兩句批評

265 歷事練心,變瑣碎為詩篇

268 經(jīng)典,與你相見恨晚

271 在經(jīng)典中領(lǐng)悟人生的真諦

274 向內(nèi)觀照,向前奔跑

277 點亮心燈,從容前行

279 從《論語》中汲取生命拔節(jié)的力量

282 點亮經(jīng)典之燈,照亮成長之路

序言/前言/后記

近年來,一股全民參與的完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傳承發(fā)展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大潮,正席卷而來。其中,普及對《論語》的學習,提倡讀《論語》,是一件重要的大事。中華文化,中心內(nèi)容是講做人的道理。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學做人,立德樹人。而學做人的首選經(jīng)典是《論語》。用一句話來表示,就是“讀《論語》,學做人”。這六個字反映了傳承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中心內(nèi)容和必經(jīng)途徑。

首先要提倡讀經(jīng)典。目前,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活動,大體上是以講座的形式為主,這種形式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發(fā)展到今天,需要進一步提高,逐步轉(zhuǎn)向以讀經(jīng)典為主。

讀和聽是不同的。聽,是被動的。聽的過程,聽者的思維只能跟著講者走,沒有充分思考的時間。聽到的內(nèi)容,又是經(jīng)過講演者咀嚼消化后得出的結(jié)論性的意見,無法了解講演人怎樣得出這些的思考過程。這樣被動接受的結(jié)論性的知識,難以真正成為自己的認識。而且,聽對經(jīng)典的了解是間接的,直接聽到的是講演者對經(jīng)典的解釋。而沒有哪一位講演者能說,他所講的一定完全符合經(jīng)典的原意。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聽了這些不同的意見,該如何判別其正誤對錯呢?自己不讀經(jīng)典,沒有判斷的標準,結(jié)果會是聽得愈多愈糊涂。

所以,為了更準確、更深入了解傳統(tǒng)文化,要提倡讀經(jīng)典,逐步從以聽為主過渡到以讀為主上來。這個“讀”,不只是誦讀、背誦或吟誦。古代經(jīng)典中許多字、詞,現(xiàn)代不再用了,或者有了不同的字義;書中涉及的人名、地名、名物典故,是我們不了解的。只是朗讀背誦經(jīng)典原文,不能正確了解這些,就無法讀懂經(jīng)典的文字,更說不上理解其義理。所以這里說的“讀”,是要逐字逐句地讀經(jīng)典原文,邊讀,邊思考。從認識字詞,明白文義,到了解所說實際內(nèi)容,領(lǐng)悟義理,以至觸類旁通,用于自身。由淺入深,每一步都要經(jīng)過自己的學習思考。這樣讀是直接面對經(jīng)典,直接與經(jīng)典對話,得來的對經(jīng)典的了解,是真實可靠的,是真正自己的認識,經(jīng)典的思想就真正成為自己的了。

讀經(jīng)典,從讀《論語》開始?!墩撜Z》記載孔子與弟子的對答和他們的日常言行,是儒學最重要的經(jīng)典,也是我們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一本書。在兩千多年的歷史發(fā)展中,《論語》的思想為后人所繼承,對中國人、中華民族有極深遠的影響?!墩撜Z》所提出的思想,為中國人的人生指出了方向、道路。它指引無數(shù)志士仁人、英雄豪杰成為中華民族的脊梁,支撐了民族的發(fā)展;它塑造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精神品格,凝結(jié)成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演繹了我們民族兩千多年的歷史。我們說文化是民族的魂,可以說《論語》的思想就是我們民族的魂。正因為如此,先父錢賓四先生說:“今天的中國讀書人,應(yīng)負兩大責任。一是自己讀《論語》,一是勸人讀《論語》?!?p/>

北京師范大學中華文化教育研究院為方便廣大中小學教師學習《論語》,從《論語》中摘選有關(guān)修身、治學、為政的72章,請辛意云教授做簡要通俗的講解,作為音頻課程,并將講稿整理,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以“好老師學《論語》 ——走向生命覺醒”為書名出版。這是適應(yīng)提倡讀經(jīng)典的時代需要的一件好事。

辛教授采取逐字逐句講解的方式,對《論語》本文,分章做解釋。先講字、詞含義,然后解各句文義,每章之末再就全章大意作串講。從字詞到文辭,再到全篇文義,層層遞進,完全依循閱讀古代文化典籍的規(guī)律。講解內(nèi)容準確簡明,文字通俗易懂。相信不僅可以幫助讀者較好地理解《論語》原文,而且可以對讀者在讀經(jīng)典的方法方面有所啟發(fā)。可惜的是一部《論語》只選了72章,相對于全書498章來說,少了些,難以全面反映《論語》的基本思想。如果能有一本以這樣的方式解讀《論語》全文的著作,就更好了。

對于《論語》思想的解讀,辛教授在對第一章“學”字的解釋中就提出“學者覺也”,“‘覺’指的是自覺,也就是自我生命的覺醒,那是人對自我生命的再認識和反省”。“‘仁’的核心就是‘覺’ ——人的自我生命的覺醒。人的自我生命的覺醒,也就成為孔子對人的界定”。這一關(guān)于人的生命覺醒的思想,是貫穿全書的中心思想。

生命覺醒,也就是人怎樣認識自身的問題,即“我是誰?”的問題,是人的認識中第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這個問題人們有各種不同的回答。

中國文化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是以明人禽之辨,認識人的本質(zhì)為基礎(chǔ)的。孟子說:“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彼麖娬{(diào)人與禽獸的區(qū)別,認為只有把人與禽獸區(qū)別開的那些屬性,即人之所以為人的那些特征才是人性。人的物質(zhì)生活、物質(zhì)生命,與禽獸沒有根本的區(qū)別。人之所以為人,人之所以高于禽獸,在于人之有義,也就是有精神生命。生命的意義是精神生命所賦予的。懂得了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zh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有了人生的理想信念,人的生活才有靈魂,生命才有意義;也才能擺脫禽獸的境界,從生物學意義的人提升為真正意義上的人。所以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里仁》),懂得了為人之道,人的生命就有了意義,即使短命死去,也是值得的,可以瞑目,可以無憾。在本書中,辛教授用“生命的兩個層次”說明這個問題。說第一個層次“我們就是被生物‘自存沖動’拖著活”,只有第二個層次,“超脫出生物本能的控制”“脫開事物本能的局限”“跨出了生物性、動物性,人不再受生物性、動物性的局限”,才有了“自己的生命,所謂‘真實的生命’‘自由的生命’的開始”。

所以,中國文化講的覺,是人的覺醒,道的覺醒;是對人禽之辨的覺醒,對人的本質(zhì)認識的覺醒,是對怎樣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怎樣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的覺醒。

辛教授的解讀,也融入了西方思想的元素,引用和介紹了西方人本心理學的一些觀點。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在這個問題上的思想,有同亦有異。雙方都肯定人有一個覺醒的過程,是其同。而對“覺”的理解,則有異。中國文化講人的覺醒,講的是怎樣認識人的本質(zhì)和生命的意義,怎樣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或者說是擺脫了禽獸境地的人。西方講生命覺醒,主要指“自我”,自我認識,自我覺醒,以至自我建立,自我開展,自我完成。或者說,對于“我是誰?”這個問題,中國文化是把人作為主體來思考,實際上是問“人是什么?”;西方文化則是從個體的我來理解“我”,突出了“自我”的覺醒。

中國文化也不是完全不講自我?!墩撜Z》“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君子求諸己”,都是立足于己。對仁道的追求,對生命覺醒的追求,是出于每一個人的自覺要求。這種覺醒的實現(xiàn)和達成,靠的是每一個人自我的努力。每一個人都要從自己做起。正如辛教授所說:“錢穆賓四先生說,行仁道當由己,不由人。如同克己,也是由己克之。復禮,亦由己復之,不由人也,一切都全從自己去做。這也就是說,生命自覺并想走向圓滿全憑自己的實踐。在這個意義上,生命自覺是自我的覺醒?!?p/>

所以,生命覺醒有兩個方面。從生命覺醒的實質(zhì)內(nèi)容說,它是對人的覺醒,對道的覺醒。從它的實現(xiàn)途徑和基礎(chǔ)說,它是自我的覺醒。對人的覺醒通過個人的自覺努力而達到。也可以說生命覺醒是自我的覺醒,而這種覺醒的實質(zhì)和目標則是對人的本質(zhì)和怎樣成為一個真正的人的覺醒?!墩撜Z》對這兩個方面都有許多講述。既講了怎樣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也講了怎樣才能使自己成為這樣的人。《論語》是我們提升生命自覺,學會做人的最好的教材。

辛意云教授曾在臺北素書樓聽課多年,熱衷于中華文化的研究和推廣。我與辛教授相識二十余年,一直共同為在兩岸普及推廣中華傳統(tǒng)文化努力。多年來聽過他許多講座,獲益良多。這次他主編的這部書出版,邀我為他作序。欣然奉命,寫下讀后感想,權(quán)以為序。

錢遜

2018年 11月 30日

編輯推薦

1.從美學的角度看《論語》,用生命的力量去詮釋,以培養(yǎng)好老師為目的。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老師?早在幾千年前,《論語》就給出了答案,給出了教書育人的行為準則。

2.豐富的名師學《論語》記錄,以家書的方式來呈現(xiàn)《論語》對生活、生命的影響與啟迪。實踐與經(jīng)典的前后呼應(yīng),令人不禁感嘆“道不遠人”。

3.掃碼收聽音頻,學習《論語》就像聽故事一樣,行走坐臥都能增長知識,“三省吾身”。

精彩預(yù)覽

子曰:“當仁,不讓于師。”

“當仁”這個“當”字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值,這個 “值”作遇到解,也就是正好碰上的意思?!爱斎省本褪钦门錾狭巳实赖氖?。什么是仁道?我們曾經(jīng)說過,仁道就是自我生命的覺醒,以至于達到了圓滿覺醒的這條道路,這種生命的道路。而我們知道, 生命自我覺醒,是人自我內(nèi)在生命意識的開展。人在自我覺醒后, 就會自然勇往直前,無需“讓于師”了?!安蛔層趲煛钡摹白尅笔侵钢t讓?!安弧本褪遣恍枰!安蛔層趲煛本褪羌词褂龅搅死蠋熞矡o需謙讓于老師。

孔子提倡教育,推廣平民教育,提倡尊師,因為師尊而后道尊,

所以學生依禮當謙讓于師。不過,唯有在仁道上,在生命自覺的這個路途上,進而要走向生命圓滿自覺的這個生命路途上,無需謙讓于師。

“當”的第二個意思是作承擔講、擔當講。“仁”作為公義、正 義講,或說是好的事情,有利于仁的事情?!爱斎省本褪浅袚鸸x,有利于仁的事情,這個時候就勇往直前,無需謙讓于師了。

這兩種解釋都有一個共同的前提,就是尊師。尊師乃以謙讓為最基本的禮節(jié),不過,在當仁之時,無需謙讓于師。這說明了“當仁”的重要性。只是,“當仁”是指自我內(nèi)在生命的覺醒,還是遇到正義的事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來?這是兩個不同指向的作為,一個在內(nèi),一個在外??鬃诱f過“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他又說“我欲仁,斯仁至矣”。這都是強調(diào)生命的自我覺醒,并且努力地走向圓滿的生命覺醒,這一切都是個人內(nèi)在自我的努力與奮進。由此,“當仁,不讓于師”是非常自然的事,因為是自我內(nèi)在的事。至于遇見公義的事,可不讓于師,這雖然強調(diào)見義勇為,不過相較于第一個解釋來講,就略顯曲折了,所以我個人認為,以第一個解釋比較好。

此外,古人又說“師者,眾也”,“當仁,不讓于師”就是當仁

不讓于眾,也就是于眾人所當行之事,自己更是率先而為之,無需有任何的退讓。這種說法更是強調(diào)要能夠見義勇為了。在見義勇為、當仁的事情之前,絕不退讓,絕不退縮。這個解釋又更曲折了。我們陳述后面兩個解釋,目的是提供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在解釋上,我選擇了第一個解釋:為仁由己,不需要在外面尋求,那全然是自己的事,生命的自覺重點在于自己心靈的奮進與上升,在這點上,當然不需要在老師的面前退讓。

線上商城
會員家.png 書天堂.png 天貓旗艦店.png
會員家 書天堂 天貓旗艦店
關(guān)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png   微博二維碼.png
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

微信號:bbtplus2018(工作時間)
電話:0773-2282512(工作時間)

我要投稿

批發(fā)采購

加入我們

版權(quán)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luò)出版服務(wù)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guān)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

色香色欲天天天综合无码专区,久综合东京热精品视频,欧美黄色一级视频久久免费,天堂AV天堂资源网 免费国产无遮挡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