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基礎讀本》(李鍌主編)原為臺灣高中國文科必修課教材,共六冊。一至三冊,選自《論語》;四、五兩冊選自《孟子》;第六冊則選錄《大學》與《中庸》。文中注釋以朱熹《四書集注》為主,并融合《十三經(jīng)注疏》等各代學者解釋。
本教材之編輯目標,在于陶鑄高中學生優(yōu)雅的氣質,高尚的品德,并啟迪人生意義,弘揚中華文化。選輯的篇章,以能反映中華文化精髓,培養(yǎng)倫理道德觀念,且具有時代意義者為標準。
《中國文化基礎讀本》(全六冊,李鍌主編)為“第一套引進大陸的臺灣高中國學教材”,內(nèi)容為“四書選讀”。本書引進臺灣版權,未加增減,保持了“原版、原著、原貌”。在當下“國學熱”的時代氛圍中,本書不啻為最佳國學“補課”讀物!
《中國文化基礎讀本》為臺灣地區(qū)沿用四十年國學教材,選錄儒家四書統(tǒng)析而成,為“經(jīng)典進課堂”之最佳范本!原國家圖書館館長、哲學家任繼愈先生曾為本書作序,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著名哲學史家龐樸、北京師范大學童慶炳教授、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聯(lián)袂推薦!
李鍌(xiǎn),字爽秋,號樂叔,福建林森人,1927 年生,畢業(yè)于臺灣師范大學國文研究所。曾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前后二十余年,曾任臺灣師大國文系主任兼國文研究所所長?,F(xiàn)任師大訓導長。學術專長:中國文學史、韓非子、音韻學與文選學。
孟子卷
論性善
一、人性本善
二、存養(yǎng)善性
三、存理克欲
論行為
一、行止務本
二、涵養(yǎng)操持
附錄一 孟子傳略及其學術思想
《中國文化基礎讀本》(全六冊),為臺灣正中書局出版,李鍌主編,原名為《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原為臺灣地區(qū)高中國文必修教材。2008年,在知名語文教育專家王麗女士(現(xiàn)任北京新學校研究院經(jīng)典教育中心主任)協(xié)助下,大陸新華出版社首度引進正中版圖書版權,改名為《國學基本教材》,分為上下兩冊,作為社會讀物面世。2013年9月,北京新學校研究院與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合作,再度引進該書版權,改名為《中國文化基礎讀本》。這個版本保持了臺灣原版全套六冊裝,以最大程度地適應于原“高中教材” 的定位。
《中國文化基礎讀本》為臺灣地區(qū)沿用四十年國學教材,選錄儒家四書統(tǒng)析而成,為“經(jīng)典進課堂”之最佳范本!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著名哲學史家龐樸、北京師范大學童慶炳教授、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聯(lián)袂推薦!原國家圖書館館長、哲學家任繼愈先生曾為本書作序,稱此書“嚴格忠實于原文,樸素、簡要、有新意,且深入淺出是一套很適合青少年讀者的好書?!?p/>
《中國文化基礎讀本》與目前大陸市場同類教材相比,最突出的特點是:尊重原作者,保持了“原版、原著、原貌”,并未為了迎合大陸應試需要,而做人為刪改、增添或重編。
《中國文化基礎讀本》的編輯團隊具有極高的權威性。其主編李鍌先生為原臺灣師范大學國文系主任、臺灣學術審議委員會常務委員、臺灣國語文課程標準修訂小組召集人。編輯委員中,陳新雄教授為原臺灣師范大學國文系教授,也是臺灣音韻學大師。學術大師的加入,保證了《中國文化基礎讀本》內(nèi)容的專業(yè)性、可信性;臺灣中學一線教師的加入,則保證了教材“接地氣”,便于中學課堂教學。
“性善”乃孟子之中心學說,其他如行為哲學、教育主張、政治思想等,無不淵源于此。是以本冊所輯“孟子”章句,亦以“論性善”為先。
在“論性善”中,又依其內(nèi)容分為“人性本善”、“存養(yǎng)善性”、“存理克欲”三大部分。首列“人性本善”,意在闡明人性本善,乃自其善端見。人性之善端,猶如火之始燃、泉之始達,必須存而養(yǎng)之,擴而充之,而后才能保有此善性,故“存養(yǎng)善性”極為重要,分次于“人性本善”之后。而存養(yǎng)之道,則須明辨理欲,故“存理克欲”又次于“存養(yǎng)善性”之后。
▲ 孟子卷•論性善•一、人性本善
孟子以為人性本善,這“性善說”便是孟子學說理論的核心,其行為哲學、教育哲學及仁政學說,都是根據(jù)此性善學說推衍而來。孟子的“性善說”立論于人具有四種善端,這四端有如人的四肢,是生而具有的,不是后天外加的。而這四端也就是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良知”、“良能”。不過,孟子雖然主張仁、義、禮、智四端,乃人本心所固有,但人之所以不能純?nèi)粸樯?,甚或變而為惡,往往是因后天物欲所蔽或受到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而喪失了本心。因此,孟子以為人必須存養(yǎng)本心,擴充善端,這樣才能挽救人心的陷溺,形成王道的政治。故本節(jié)選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口之于味也”、“性無善、無不善也”四章。
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②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③。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④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⑤之心;非所以內(nèi)交⑥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⑦于鄉(xiāng)黨⑧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⑨也。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⑩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11;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12,泉之始達○13。茍能充之,足以保四?!?4;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孫丑》上•六)
章旨
孟子勉人擴充四端,即足以保四海而王天下。
注釋
?、俨蝗倘酥模簯z恤別人的心情。不忍,對別人的不幸感到難過和同情。
?、谙韧酰荷瞎诺氖ッ骶酢H缣茍?、虞舜、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等。
③運之掌上:運轉小物件于手掌上。比喻很容易。
④孺子:兒童、小孩。
⑤怵惕惻隱:驚懼、傷痛。怵,音chù。朱熹《孟子集注》:“惻,傷之切也;隱,痛之深也?!?p/>
?、迌?nèi)交:與人結交。內(nèi),音nà,今作“納”。
?、咭u:追求好名聲。要,音yāo,追求。
?、噜l(xiāng)黨:鄉(xiāng)里、同鄉(xiāng)的人。周制以五百家為黨,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xiāng)。
⑨非惡其聲而然:不是因厭惡名聲不好才如此。聲,聲譽、名聲。
?、舛耍憾司w。這里指人性中所具有的仁、義、禮、智四種道德觀念的端緒。
○11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仁、義、禮、智四端和四肢一樣,都是與生俱來的,是固有的。四體,四肢。
○12然:古“燃”字。
○13達:流出、涌出。
○14保四海:指保有天下。四海,猶言天下。
析論
本章是孟子闡述“性善”基本理論的一章。他認為人性皆具有善端,人生一切善行,國家一切善政,都是此四善端擴而充之的結果。若善端盡失,則無禮無義;無禮無義,其與禽獸何異?人性的完成,道德的完備,在于后天不斷地存養(yǎng)擴充。所以善端雖小,如能推擴充實之,以仁善之心行仁善之政,那么看到人民遭凍餒、罹災患,必然憐恤之、振救之、保愛之,這就是不忍人之政。世間一切有益人類的偉大功業(yè),其起源常不外是由于心中的一點善端,只要能擴而充之,則世人并受其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涓之水,可以成河。這里孟子以泉、火為喻,極寫擴充之后,不但足以事父母,更可以保有四海。
至于善端的擴充,可以從兩個層面來說:就個人來說,能擴充善端,從事于個人的修養(yǎng),就可以成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這是獨善其身的表現(xiàn)。就國家來說,從事于人群的服務,就可以推行王政,功至于百姓,而保有天下。所謂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這是兼善天下的事業(yè)。
其實,在政治上我們固然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在日常生活中也必須發(fā)揚惻隱的仁心,隨時替人設想。眾人總愛評論現(xiàn)今社會的各種亂象,而多所感慨,如果我們深一層探究,是不是由于大部分人都沒有擴充其不忍人之心,才會造成種種社會亂象呢?
二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①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②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保ā侗M心》上•一五)
章旨
孟子言愛親敬長,乃人之良知良能,勉人加以擴充,而達于天下。
注釋
?、倭寄埽号c生俱來的能力。下句“良知”解法同此。
?、诤⑻幔褐竷扇龤q的兒童。
析論
四端是孟子性善說的基礎,是人與非人的區(qū)別所在,與四端相應的即是仁、義、禮、智四德。然則四端從何而來?依孟子所言,四端有如人的四肢,是生來就有的,不是后天加上去的。本章所說的不須經(jīng)過后天學習、思慮的天賦本能(良知良能),亦即孟子性善說里的四端。這只是善的萌芽,還不是善的完成,善的完成有待后天的擴充。
儒家肯定人與人之間必有某種適當關系,再由此界定倫理上的道德規(guī)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最直接的是家庭中的親子關系與手足關系,這兩種關系正是“孝”與“悌”的基礎。孟子此章特別說明孝悌是每一個人的良知良能,是不經(jīng)學習就能行,不經(jīng)思慮就能知的。小孩子的生命經(jīng)驗極為單純,完全依賴父母的照顧和兄長的呵護成長,所以等到年齡稍長,自然對父母孝愛、對兄長尊敬。
行孝守悌,可說是十分自然的事,并不須用盡腦力去學習,有子曾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人如蒙蔽本心,不孝不悌,必然無法立身處世。反之,如果人人都能擴充良知良能,那么家庭自然和諧圓滿,社會自然和諧安定。
三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聲也,鼻之于臭①也,四肢之于安佚②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于父子也,義之于君臣也,禮之于賓主也,智之于賢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保ā侗M心》下•二四)
章旨
孟子借性與命之辨,勉人不可以耳、目、口、鼻等嗜欲為滿足,當努力追求仁、義、禮、智的圓滿實踐。
注釋
?、俪簦阂魓iù,本義為氣味,這里指芳香之氣。
?、谪阂菀?,安逸、不勞動。
析論
口之甘美味,目之好美色,耳之樂音聲,鼻之喜芬香,四肢之思安佚,是性。但這性,并非孟子所說“性善”之性,而是“生理欲望”之性。孟子雖然承認生理官能種種欲求是人性,但他并不以為這是真正的性。因為人如果無節(jié)制地追求物欲的滿足,便會讓自己受物欲所役而失去常軌。再說物欲的滿足,是求之在外,未必是求則得之,亦非人生價值所在,所以有德的君子,不會以生理之性為性。
告子曰:“食、色,性也?!笨梢姰敃r有人認為食、色、聲、安佚等,都是人的本性,是人人都可以求得的。孟子生怕這種觀念一旦漫衍開來,會誤導大家都去追求這生理官能的享受,而忽略善性的存養(yǎng)與擴充,所以特別加以分辨,以厘清正確的觀念。食、色之性是屬于生理欲望的性,仁、義、禮、智之性是屬于淳然至善的本性,二者必須加以區(qū)隔。雖然這兩種性都是與生俱來的,但是最大的區(qū)別,在于一種是可求而不必可得,一種是可求而必可得的??汕蠖槐乜傻玫?,這里面還牽涉到命有定分的因素在,是自己無法全面掌控的。就像食、色之類,不是自己想要就可以得到的,如果要強求,必定會走到作奸犯科的死路上去,所以孟子不認為這是性。至于仁之于父子,義之于君臣,禮之于賓主,智之于賢者,圣人之于天道,這些關系固然也有命的成分在,卻是自己可以掌握的,因為仁、義、禮、智都是我所固有的,并非外鑠的;都是可求而必可得的。所以孟子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性,這才是大家所要全力追求的。
四
公都子①曰:“告子②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③興,則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④;以瞽瞍⑤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⑥?!裨弧陨啤粍t彼皆非與?”
孟子曰:“乃若其情⑦,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⑧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⑨,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⑩。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蛳啾遁鵁o算者○11,不能盡其才者也?!对姟贰?2曰:‘天生蒸民○13,有物有則○14;民之秉夷○15,好是懿德○16?!鬃釉唬骸疄榇嗽娬?,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保ā陡孀印飞?#8226;六)
章旨
孟子辟公都子之惑,以為善性是人所固有,仁、義、禮、智,自根于心,求則得之,舍則失之。
注釋
?、俟甲樱好献拥茏?。復姓公都,名不詳。
?、诟孀樱盒崭?,名不害,兼治儒、墨,嘗學于孟子。
③幽、厲:指周幽王、厲王。二人皆昏暗暴虐無道之君。幽、厲皆古之惡謚。
?、芟螅核串惸傅?。性傲,嘗與父親瞽瞍謀殺舜,未遂。及舜為天子,封之有痺(音bì),在今湖南道縣北。
⑤瞽瞍:音gǔ sǒu,舜之父。瞽、瞍皆盲也,舜之父并未目盲,因愛后妻所生子象,而數(shù)欲殺良善之舜,與目盲相去不遠。
⑥微子啟、王子比干:二人為帝乙之弟,皆紂之叔父。
?、吣巳羝淝椋喝绻樦诵员旧浦?。乃,如果。若,順也。
⑧才:材也,猶材質,言人初生之質也。
?、岱怯赏忤p我也:非由外在強加給我。鑠,音shuò,以火銷金。
?、舛樱憾岩印?p/>
○11或相倍蓰而無算:有的人相差一倍、五倍乃至于無數(shù)倍?;?,代詞,相當口語“有的人”。倍,一倍。蓰,音xǐ,五倍。無算,猶言不可計數(shù)。
○12詩:指《詩經(jīng)•大雅•烝民》篇。
○13蒸民:眾民。蒸,《詩經(jīng)》作“烝”,眾也。
○14有物有則:凡有名物,必有法則。如父子有慈孝之心,兄弟有手足之愛。
○15民之秉夷:民所秉持的常性。夷,《詩經(jīng)》作“彝”,常也。
○16好是懿德:人之情無不愛好善美之德。懿,善、美。
析論
本章旨在證成善性為人所固有。與孟子同時,討論性的善惡問題的,除了告子的“性無善、無不善”之外,據(jù)公都子所說,還有“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與“有性善、有性不善”兩說。前者舉“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為證;后者舉“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為證。孟子則主張“性”本來是善的,是人人都具有的。只要存養(yǎng)它,就能為善;如果放棄它,就成為不善。存養(yǎng)與放棄,都是后天的作為,與先天的稟賦是無關的。
他認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此“四端”是性善的本源,而“四端”所系的仁、義、禮、智,就是人在生活中具體的行為表現(xiàn)。有此四端,人便成其為人。有惻隱之心,便能仁愛憐恤;有羞惡之心,便知禮、義、廉、恥;有恭敬之心,便會謙讓有禮;有是非之心,便曉得去取正誤。假使失去了這四端之心,則與禽獸無異,孟子直斥為“非人”也。
善性雖人所固有,但人受環(huán)境的影響,在種種情況下,可能一時迷失、犯過,甚至為惡。而人世間也存在許多人為的不善,如據(jù)孟子人性本善之說來看,這是善性一時被蒙蔽了。假使人能努力存養(yǎng)擴充此善性,便能成圣、成賢;反之,則為盜、為奸,這不是本性有所不同,而是不能時刻警醒以盡其性的緣故。所以,我們實在沒理由自認無此善性而不能為善。
問題與討論
1什么是“不忍人之心”?處于今日社會,我們要如何擴充“不忍人之心”?請舉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說明。
2請說明“四端”和仁、義、禮、智的關系。
3孟子認為善性是人所固有的,既然如此,為什么社會上還有為非作歹、作奸犯科的人呢?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